-->
上海华侨城   返回主页
   
  • 上海天祥华侨城
  • 上海浦江华侨城
  • 西康路989
  • 华侨城·苏河湾
上海浦江华侨城
 

    作为上海市府“三城七镇”建设蓝图中的一个重要规划—上海浦江华侨城的诞生离不开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大背景,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世界的目光转向了浦江华侨城。“理想之城”—卡纳第先生这样称它。他率领着一大群意大利建筑师携手华侨城集团,凭着对梦想的执着,对生活品质的苛求,在这里演绎了属于中国和意大利的奢华。
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
浦江华侨城是中意两国的建筑理想的传承和融合,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人们在这里既会寻找到似曾相识的体验,也会感受到从所未见、全新前卫的建筑理念所带来的冲击。
在浦江华侨城的外围,是一圈高出地面的绿地,宛如起堡垒作用的城墙,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的紫禁城和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风貌藏在城墙内,从外面只能看见建筑群体,噪音与污染被阻隔在城墙之外。
浦江华侨城坚持300×300m的正方街区规划,在方格的中心,是居民休息处;在方格的边界,是居民的私家花园,同时边界上的围墙也成了街面的景观。带有花园的住宅,建筑围合出了人行路网,并在人行道的交叉口加宽路面,成为一个个小广场。入口朝向的是街区的中心。从规划的角度来看,所谓的生态就这样在这个城市的居住中心形成了。
正方的街区,也出于对现代城市的交通特点—汽车的尊重—“直线相交形式能很好地反映从自然到文明的过渡。”
巧妙的是,贯通在街区中间的不是汽车道,而是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它们被融入了花园城市的设置中—开放的花园位于街区的内部、建筑的围合中,从而将汽车的负面影响隔离在花园和正对车道的山墙之外。于是,传统城市的步行特点、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的传统,因为与汽车道的分离,被恰到好处地呈现在街头。
同时,规划强调城市公共空间,区内道路的各个交叉处是形态各不相同的广场。广场边缘是小商店。具有不同功能的广场成为所有城市居民的客厅。
对于水系,浦江华侨城则综合了江南小镇周庄和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各自的特点,它是浦江华侨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大小小的河道蜿蜒穿梭于整个城区内,而临水而建的是商业街、院邸以及联排别墅,居民们可以悠闲的在河边的咖啡厅享受午日的阳光,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中的临水平台上举办一场烧烤晚宴。城内的小桥、河流、湖泊,令整个城市充满生气。
城区内的院邸和院墅,是意大利设计师的全新设计。前者将欧洲corniche风格和细致优雅的中国院落融合在了一起;后者的灵感源自古罗马庞贝城民居和中国四合院,在专业人士眼中,它对上海的意义被等同为当年英国人在上海创造的石库门里弄。此外联排别墅、联院、4层的叠院、11层的观景公寓、水岸公寓亦各具特色。

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人为的等级划分,没有单独为别墅区建造的高墙或水系的分隔,没有将公寓的居民赶到城
外,这里有的是对社区、对人的尊重,无论是小高层公寓、多层公园还是院墅都共同置于一个组团当中。这也是一个花园城市,除中心区的11层小高层外,大部分的住宅限高2至4层。漫步其间,步行景观道、绿化广场、组团中心绿地、区域中心绿地、中心湖、小河、景观水池等与建筑庭院、屋顶花园、建筑立面景观交相辉映。“浦江华侨城的居民将在自然、融洽、和谐的氛围里,过着悠闲的生活。” 总规划师Mr. Augusto Cagnardi曾经这样描述着他梦想中的城市生活。


艺术文化的注入
建筑赋予了城市精美的外壳,除了满足交通、居住、生活等基本需求外,城市还需要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品格的象征。
“都市之装饰,则非文化发达之国,不能注意”,这句蔡元培先生1916年说的话,至今仍让人深觉意义非凡。城市需要装饰,需要高品位的城市环境艺术和良好的艺术氛围。城市公共艺术代表了当今城市中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之间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和公众参与的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充盈着艺术气息的文化交流与审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是塑造一个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条件,它们的含量和繁荣与否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存状态、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
建设出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的高品位城区,给城区以美感,使人们体会到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区成为人们诗意栖居的乐土是浦江华侨城所有开发者的目标。
有鉴于此,一项长达十年之久的艺术项目在浦江华侨城拉开了序幕: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艺术之约。
整个艺术计划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上海浦江华侨城计划今后每年主办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外艺术家的大型个展;
第二,通过展览,浦江华侨城每年收藏一至两件具有代表性的空间雕塑、艺术和其它媒体作品,并安放在浦江华侨城城区环境中。
2007年的隋建国艺术展便是此项“十年计划”的第一站。隋建国针对浦江华侨城的规划,创作了名为《偏离17.5度》的大规模公共艺术作品。借助时间,艺术家的个体意志被嵌入了公共空间。
2008年10月25日揭幕的《征兆》—汪建伟大型剧场作品展,它以一个寓言性的剧场背景,展开对艺术生产、社会环境、心理身体等多重艺术问题的探讨,作品运用影像、图片、剧场、雕塑、表演等多项艺术媒体,全景式地展示当下中国人错综复杂的文化、社会、心理、身体、伦理和空间状态。
2009年9月26日,第三届“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暨《对视》—林天苗艺术展”在浦江华侨城中意文化广场盛大揭幕。中国著名女性装置艺术家林天苗作为本次计划的个展艺术家,为浦江华侨城最新创作了三组展品—《对视》、《徽章》及《诞》,这也是林天苗装置作品第一次以公共艺术形式全景呈现。
2010年5月15日第四届“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暨《中园》:谷文达艺术展”在享有“无墙的艺术博物馆”美誉的浦江华侨城盛大开幕。本次艺术展主题作品为著名旅美艺术家谷文达为浦江华侨城最新创作的绿色森林书法与河道书法园林作品《中园》,而这次展览中的《谷氏简词九号碑:华侨城园中园》和《中园-水墨与动画2号》将作为“十年公共艺术计划”的一部分永久收藏于浦江华侨城公共区域内。

2011年9月3日中荷两国建交40周年来临之际,华侨城与荷兰对外国际交流中心将携手开展一系列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作为双方文化合作计划中的开篇之作,“2011·上海浦江华侨城公共艺术计划”之“无所遁形:爱德文·斯瓦克曼-刘建华对话展”也同时启动。2011年计划的主题是“无所遁形”。届时,荷兰著名观念艺术家爱德文·斯瓦克曼(Edwin Zwakman)的作品《虚假但却真实》、中国著名雕塑家刘建华的作品《遗弃》和隋建国的《偏离17.5度》计划,将为公众奉献一场中荷文化盛宴。年复一年的甄选积累,我们可以展望10年后的上海浦江华侨城:一个集中展示中外当代艺术经典作品的无墙的艺术博物馆,一个比肩巴黎、佛罗伦萨的公共艺术之都。
与此同时,公共艺术营造了一种有创意的城市氛围,强化城市特征,推进居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使居民除了感受到物业增值的喜悦外,还能感受到城市的精神价值;通过持续的公共艺术活动,艺术将成为城市真正的自发的形态,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效应和文化张力最终会使得这个城市与众不同。
在意大利,自古以来的几个世纪,公共艺术被放在都会空间里,并融入其中,它们成为象征表现、庆典及族群认同的元素,有时甚至成为城市新构思的原点。
在上海浦江华侨城,公共艺术同样构筑着这个城市的原点:一座真正具有价值、活力、思想的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的今天,居住在何处?拥有怎么样的周边环境?享受什么样的便利设施?融入何种文化氛围?感受哪些生活情趣?
这是令每一个都市人在购房安家时困扰不已的问题。随着浦江华侨城首期包括院墅、联院、景观公寓、花园公寓等在内的几百户业主的入住,一个梦想之城终于开启,一份幸福的生活被转交给每一位业主。
而随着首期业主的陆续入住,城区氛围正变得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和谐,居民们对于居住于此间充满自豪,“浦江华侨城是独一无二的”,“浦江华侨城是件艺术品”,他们如此评价这个城区。
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也将居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他们会举办家庭聚会邀请素不相识的邻居来家中畅聊;他们会为了邻居走失了一条爱犬而群起寻找;他们会为了捐助贫困失学儿童而共同出资出力;他们也会为了城区今后的发展,主动向开发商献策献计。他们之间从不在乎对方是总经理还是小职员,没有人顾忌到自己收入是高还是低,有的只是共同居住于此的亲密邻居。
正是浦江华侨城规划设计中对于人的注重、对于社区的注重、对于文化的注重让这里的居民变得如此独特。而这些正是现在上海大小各类社区中所忽视、所缺失的部分。

    

上海天祥华侨城
 

 占地约2平方公里的上海浦江华侨城位于上海版图中心的浦江镇中心城区,黄浦江东岸,北侧邻外环线、徐浦大桥,距离人民广场仅约15公里。从人民广场、淮海路和即将成为时尚生活区的新天地,经2010世博会滨江会场,就能到达这座花园城区。建成后的轨道交通8号线更将大大缩短与市中心的距离,未来居民的出行将更为便捷。
著名意大利建筑师、格里高蒂建筑设计公司CEO卡纳第先生将其独有的人文设计理念—“让居民们在自然、融洽、和谐的氛围里,享受悠闲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充分融于浦江华侨城的建筑设计当中,并以超前的眼光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城区规划及户型设计。这里所创造的意式风貌城市,没有大家所想的文艺复兴式的传统奢华。它是一种根据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推导出来的、内存于意大利人头脑中的生活方式。
早在浦江华侨城规划之初,它便被定义为“一个有着居住、旅游、办公、商业等各种功能的完整的城市”,包括80万m2的住宅社区—新浦江城、23万m2中心商业、27万m2办公区、10万m2城区湖景等等,学校、办公、特色餐厅、艺术馆、社区商业……一个成熟城市需要的一切,发展商都考虑到了。

    

西康路989
 

       盛世之下富人辈出,而富人最直接的生活指向就是豪宅。豪宅市场发展到今天,很难凭借单一的突破与创新来 作为评判标准,那么在上海这样一个豪宅竞争已逐渐白热化的城市,西康路989凭借什么资本力拔头筹,成为 众星中的佼佼者? 上海潜心七年,华侨城赢得惊叹不断 继2003年华侨城地产进入上海市场以来,可以说他的每一次动作,都会成为外界的瞩目焦点。7年过去了,低调 的华侨城以行动向上海证明了自己作为城市高端地产运营商的魅力所在,上海的“华侨城阶层”也正在逐渐形 成。之前有过“天地有多大,华侨城的创想能力就有多大”的媒体报道,而事实也正在说明,华侨城塑造的生活 方式正在影响着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观。 不可复制的上海中心,代言豪宅标杆 跨越一条黄浦江,浦西到浦东的辉煌,上海走了数百年。可以说上海的扩张始终围绕浦西,而浦西繁华的中心也 自始未移。 当年的静安区小沙渡路(现名西康路)、新加坡路(现名余姚路)和海防路所围合出的板块,是中国近现代工业 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扮演着城市中心地位,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自始至终,老上海称这里为“同乐坊”,这 里的弄堂工厂使之名噪一时,纺织厂、印染厂、造船厂、模具厂强强云集,每天,标有“上海制造”的产品由此发往 各地,时至今日,这里仍是5家上世纪20年代的工厂所在。 2005年,一场改造老工房的工程,又使这里成为首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随后法拉利、玛莎拉蒂车友会 在此举行,中西文化、古今视野在此碰撞交融,历史与现代在此交织,上海老克拉或是时尚精英都趋之若鹜,从 此这里便日新月异。依托上海老厂房的厚重,别具风情的酒吧,标新立异的画廊屹立其间,中西文化水乳交融且 颇具先锋气质,国际生活旗舰呼之欲出。可以说西康路所在板块见证了上海变迁,也保留了上海的精华。 今天再看西康路,此处被长寿路、淮海路、静安寺、梅泰恒、人民广场、陆家嘴六大商圈环绕,国际顶尖品牌都 在宅前云集,可谓把上海的万分繁华演绎的淋漓尽致,随着中心地段住宅用地的稀有,上海城市中心的高端地 产项目已有断流之势,精品项目更是少之又少。 西康路989以约16万m2的建筑体量出现在城市中央,如此手笔实属难得,正是不可复制的稀缺性成就了西康路 989不可估量的价值,而它俨然已成为收藏上海城市中心生活的绝版机遇,当选为上海中心高端项目代表作也 理所当然。 没有最优交通资源和生活配套,岂敢称作豪宅 西康路989所处地段身处上海心脏部位,不仅饱享一流规格的城市生活资源,无双的地段更是掌控着城市的交 通脉络。 内环以内的交通优势天生无法比拟,南京西路、北京西路、长寿路延安高架顺畅通达,南北高架、陕西北路、西 康路、武宁路迅捷高效,凭借“三横三纵,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绘就城市中心20分钟便捷生活圈,轻松驾驭 大上海的现代速度。 而完善的生活配套更不会在此缺席,一师附小、同济二附中等多所名校接轨国际理念,于 此静静烘焙涵养;工商、平安等诸多金融机构林立四围而设;大型综合商场、休闲文化区竞相环伺;同乐坊的中 外闲情潜潜上演,最为完备的配套串联出无可挑剔的生活版图,为西康路989的无上价值更添砝码,居住在此, 身份自然不彰自显。 收藏西康路,收藏的是国际情怀和老上海记忆 一条西康路,把百年上海的风韵与现代上海的国际化从容焊接。西康路附近曾是上流社会的聚集地,张爱玲与 蔡氏兄弟的故居坐落于此,贝聿铭的少年时期在这里度过,一代影星阮玲玉在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演绎了一场场 的绝代风华,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第一座法式花园洋房位于附近的东平路上,诸多名人足迹勾勒出一个阶层的尊 贵与儒雅,也铸就了西康路989骨子里的老上海情结。 而今日这里生活的同样是这个社会中卓尔不群的财富阶层,他们拥有显赫的身家和不凡的地位,不约而同是地 位、名望和荣耀同样出众的层峰人物,他们拥有现代的开放的思维模式,他们汲取着城市发展历程中的精华, 此处浓郁的城市人文和国际的现代气息不断磨合却终究交融,海纳百川的上海也因此熠熠生辉,富贾大鳄注定 为同一个门牌汇聚,只因同样是要求生活极致品味的不凡者。 跨越Art Deco经典,以此为起点征服上海 Art Deco,简单的7个字母,却足以成为经典、永恒、优雅的代名词。Art Deco建筑风格自诞生之初就迅速风 靡全球,美国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等建筑典范,把纽约推向了世界Art Deco艺术的中心,百年来, Art Deco在多变的建筑设计界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华丽和魅力。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于上海迅速繁盛,并使 其成为世界上现存Art Deco建筑总量的第二大圣地。时至今日,百老汇大厦、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厦、和平饭 店,在上海最繁华最时尚的地段,Art Deco风格依然享誉内外,全城敬仰。 西康路989由名师执笔,原汁原味承袭Art Deco经典装饰风格,使之兼收本土风尚,用颜色、材质、图案、装饰 品、甚至是光影变化,使一座艺术品建筑诞生于再设计过程中,融贯中西的Art Deco风范,创始当代经典。 项目总体轮廓呈竖向线条,外立面采用天然石材干挂,挺拔硬朗。干练的线条和立体石材并未影响Art Deco建 筑的尺度宜人。单体细节中,线角的丰富细腻,使建筑在转折、进退和高低错落中增强了动感和光影变化。古 老、尊崇的贵族气质被演绎的淋漓尽致,传承百年上海Art Deco建筑风格走向,引领新古典风潮再次漫步于潮 流前沿。 谁说奢华只能是堆砌?这里的华丽被赋予了灵魂 一件艺术品的诞生需要精雕细琢,而把居室当做艺术品来雕琢的也只有西康路989。项目摒弃传统奢靡风格 的一味堆砌,全新精装标准绝不流于表面,它的整体装饰风格将雅致与时尚细致研磨,在砖与砖的勾缝、在地 板之间的纹理、在门窗细节的装饰中,无处不在诠释时尚、奢华与优雅。项目不惜提高成本选用高档材料、反 复修缮与斟酌,选用德国Kuppersbusch、Blanco、美国ISE等顶尖厨房品牌,卫浴空间以德国Hans Grohe、 Villeroy & Boch的百年品质精雕,从浴缸、台盆,乃至水龙头皆精雕细琢,度身打造的贵族生活,把华丽精致 一室尽纳。 有人说西康路989以近乎苛刻的要求进行精装,事实是,唯有接近完美才可匹配巅峰之士的显耀与品味。匠心 考量室内空间的布局,甚至是窗的朝向,也要追随阳光行走的角度;约89m2到160m2的户型尺度,每一款都可 见证其对美感的追求和对品质的执着,两人世界、亲子之家抑或是三代同堂,不同需求一一满足,舒适度毫不 逊色。 塔尖阶层眼中怎可只有金色,绿色显然更符合身家标准 真正的城市中心名流生活,花草怎可缺席。西康路989以约1.5万m2的气度精雕新古典主义园林,设计师运用园 林保持对自然的亲和力,使绿地面积达到约35%,充分强调邻里间的互动和情感交融,开放性与私密性兼顾, 造就多个组团空间各具千秋。 绿色于安远路主入口便开始延伸,景观喷泉列于两侧恭迎主人,北上而行贯穿社区内部的四条景观轴形成360 度景观环,使园区内景观连续不断,每一个角度都美伦美奂。沿东北而行的主景观线把园林布局巧妙一分为 二,与西侧组团呼应,联动入口广场梳理出三角形结构,拱桥、平桥轻越其上,灵动的水景点缀其间,瀑布小景 层层叠叠千变万化,园林小径曲折蜿蜒,妙趣横生。 独具匠心的下沉式景观空间,使错落有致的园林意趣盎然,与地面名贵花木形成立体化格局,几十种花草芬芳 组成一副绿色盛典。VIP会所与室外泳池坐落其间,地面落差辅以水的美姿,与各种植被花木高低成趣,四季 绿荫袅娜,花香鸟啼,建筑反而成了园林的点缀,无论在哪个角度开窗即享绿色视野,气概恢弘。 皇家级别管家,若非名门怎可同日而语 西康路989聚拢豪门精英,物管级别自然与众不同。华侨城物业作为中国物管第一军团,拥有国家物业管理一 级企业资质,物业管理面积位居业界前列。独具特色的“大社区物业管理模式”倍受推崇,“四大管理服务方 式、八大管理服务系统”独树一帜,以融贯中西的修养,服侍王侯贵族,为尊者量身定制。

    

华侨城·苏河湾
 

上海新地标 大型滨水都市综合体 华侨城·苏河湾,座落于上海市中心区域,西临西藏路,东至河南路,北至天潼路,沿上海母亲河—苏州 河沿岸长达1公里岸线;距离上海中心商圈南京路、淮海路、外滩均十分钟车程,而且拥有城市中心苏州 河、黄浦江以及陆家嘴等稀缺景观资源,是上海核心区域难得的“黄金宝地”。 作为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华侨城·苏河湾整体规模约40万m2,是华侨城集团26年来 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同时也是目前上海最大的滨水都市综合体,其战略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被 上海乃至中央政府给予厚望。规划显示,建成后的华侨城·苏河湾,将是一个集人文艺术、时尚商业、高端 居住、都市娱乐等为一体的上海新地标。同时,该项目也是上海实现世界级城市复兴的重要的一步。 传承历史文脉 世界级的城市复兴 承载着160年的风雨沧桑,苏河湾倒映着我国近代工商业及海派文明中许多的“第一”:中国第一个官办 的妈祖庙宇—天后宫,曾是清朝时期官员远航祈福的重要庙宇;中国第一部电影放映的地方—徐园, 开启了中国影视业飞速前行的大门;中国第一个金融业团体—钱业公会,引领了上海金融业的蓬勃发 展。而坐落于华侨城·苏河湾项目区域内的沪上最重要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上海总商会,是曾经 上海呼风唤雨的商业首脑机关。这幢由英国人建造的百年老建筑曾经历过辛亥革命、五卅运动以及两届 世界博览会,蒋介石与宋美龄的西式婚礼也曾在这里举行。曾经的苏河湾,可谓是近代海派文明的发源 地,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摇篮。而唤醒苏河湾昔日的繁华则成为了华侨城集团重大的历史使命。 华侨城·苏河湾的规划蓝图,承载着上海和华侨城的理想愿景,由世界著名设计机构Foster+Partners担 纲设计,将保持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恢复旧有城市的人文性。如对上海总商会、诸多银行仓库等历史 优秀建筑的保护与再生等预想,既完美传承了古建筑风韵,又适应了现代建筑美学,将创新空间与原有的 城市肌理有机结合,让人感受到当代精神诠释下的文化回归与觉醒。 在未来的3-5年内,华侨城·苏河湾将初见雏形:豪华住宅、SOHO办公、精品商业、奢华酒店、国际游艇 俱乐部、重建的天后宫以及3. 5万m2的生态绿地等业态将为整个苏河湾区域注入一股全新的力量!艺术家 LOFT工作室和一流美术馆等项目也将成为“苏河湾”整体项目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配合“苏河湾”整体发展布局,华侨城·苏河湾项目将按照保护和开发改造相结合的要求,拆除区域内 成片旧区、充分挖掘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形成以高端商务、商业、滨水休闲旅游、文 化创意展示等为主要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其浓郁的历史背景和极致的现代生活方式将使其成为距离外滩 仅1000米的上海新地标,为世界级的城市复兴作出巨大贡献!艺术活动先行 打造“全球文化人的大客厅” 被誉为“文化产业航母”的华侨城集团对于艺术的秉承与执着26年来一直未变,作为华侨城集团进军世 界级城市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项目,华侨城·苏河湾在艺术领域早已先行一步。 2010年底,伴随着华侨城·苏河湾项目的启动,一场名为《历史与创想》的主题展在苏河湾42街坊一幢优 秀历史建筑(原中国实业银行仓库旧址)内隆重开幕。展览涵盖“历史厅”与“创想厅”两大部分,通过历 史呈现与现代艺术相交替的形式,向来宾展现了苏河湾承载的历史人文以及项目的未来规划。展会上, 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诸多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中的老物件,将人们拉回到了苏河湾曾经辉煌的历史长 河中,上海总商会、天后宫、银行仓库等充满老上海风情的建筑历历在目,向嘉宾们娓娓述说着曾经的故 事。一副完整的“沪上清明上河图”,不仅是苏河湾详尽的地图,同时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河湾作为 上海最繁华区域的标志。更让嘉宾们惊叹的是,展会引用“时间轴”的概念,讲述了上海都市空间自南向 北、自西向东演化的特征,而在近代上海都市空间剧变中,苏河湾区域始终处于空间演化前沿,是近代上 海横、纵向都市空间格局的积极接合点。也正是因此,苏河湾区域的发展在上海整体规划中显得尤为 重要。 2011年6月,继《历史与创想》主题展之后,华侨城·苏河湾又一次向上海的母亲河献礼,一场国家级的艺 术盛宴—《感知增生—中法媒体艺术交流展》在此拉开帷幕。展览涵盖了近30位具有代表性的中法 艺术家的28件作品,艺术家们通过科学技术结合声、光、电、影以其各自的艺术形式和创作角度对“感知 增生”进行了诠释。开幕式上最受关注的作品—《非建筑—大型随境生象表演》,呈现于项目1街坊的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原上海总商会)上,艺术家们利用原上海总商会的西、南两侧立面,通过覆盖性投射 的动态影像,展示了一种关于建筑、历史、时间、空间,以及存在与消亡的新的表现形态。而新媒体的艺术 与老建筑的结合,恰是华侨城·苏河湾项目表现历史与现代化生活完美结合的初衷。 未来,更多的艺术活动将在此处举办,而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设计类品牌概念店等业态也将为此处添 加更多的艺术气息,从而将华侨城·苏河湾打造成为“全球文化人的大客厅”。 品味苏河湾 城市生活的奢侈品 当漫步在苏州河畔,看那一幢幢堪称经典的历史建筑,历经风雨,却依然保持着那无与伦比的贵气和高 雅。如今的苏河湾,可谓是上海城市中心仅存的河畔绝版地段,华侨城的倾力奉献,不仅融汇了上海这座 城市的文化精粹,还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 世界级城市中心的豪华住宅,尊享绝佳视野;1万m2的一流美术馆以及顶级艺术家工作室,汇聚艺术名 流;奢华酒店及精品商业,品味优质生活;独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与重建的天后宫,缅怀逝去文明。 百年沉浮,源远流长的苏州河在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与人文变迁之后,又一次,成为城市的主角, 见证兴荣。

 
 
 
关于搜房 About SouFun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网络营销 招聘信息 搜房家族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手机搜房 服务声明
此专题对项目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一切图文资料、规划设计均以政府最终批准文件以及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准,专题最终解释权贵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copyright © 2011 Shang Hai Jing Rong Xin Xi Ke Ji You Xian Gong Si 上海旌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7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647 ICP060732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1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2010)266 测绘资质证书甲测资字11002061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举报电话:010-59306587 举报邮箱:jubao@soufun.com